(資料圖)
“日常工作中,我們會提醒客人按量、按需點餐,同時,我們還提供大中小份3種規格的菜品。這兩年,大家節約意識提高了,打包漸成新風尚。”陜西會客廳唐絲佳宴餐廳員工張小陽表示,通過各方面引導,杜絕浪費已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的共識。
近年來,西安市文明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出倡議并組織大型公益宣傳活動,號召全市餐飲行業積極推廣“N-1”點菜模式,推行小份菜、半份菜,減少菜品裝盤飾品食材數量。同時還聘請1500名文明節儉引導員,深入餐飲門店、單位食堂引導群眾適量點菜、節儉就餐。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西安市專門聘請多位媒體記者擔任市餐飲企業“文明餐桌”宣傳監督員,發揮監督作用。
針對單位內部餐廳,西安市發揮文明單位引領作用,發動全市200余家文明單位成立“反浪費聯盟”,倡導每周討論征求食譜,實施“份餐+自助”“標準+小份”模式,為干部職工提供節儉型、個性化的就餐服務。
“培養制止浪費、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學校教育是一個關鍵環節。”西安市文明辦高立軍介紹,結合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目前西安市1600余家中小學全部將節約教育納入課堂教學、主題班會、隊會。西安還發揮文明家庭引領作用,發動46戶各級文明家庭積極參加“好家風潤西安”活動,帶頭爭做厲行勤儉節約的宣傳者、實踐者、監督者。“樂于節約”已成為新風尚。家住西安市灃東新城的張俊英告訴記者:“我們家現在外出就餐,不僅養成了打包的習慣,連打包餐盒都是自帶。”
今年以來,西安市游客持續快速增長,在熱門景點和休閑街區,當地有關部門先后組織百余場主題示范活動,通過設置活動簽名墻、“光盤打卡”換禮物、漢服志愿者拍攝創意視頻等形式,引導公眾踐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文明風尚的形成考驗城市久久為功的耐力。近年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西安市運用“講、評、比、樂”多種形式,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去年以來,西安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1300余個社區,開展萬余次專題宣傳活動,先后組織評選出首批27條“文明餐桌”示范街區、118個示范店,組織1000余家餐飲門店簽訂承諾書。
張 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