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五一,全國各地景點都被擠爆。
山海沒看到,但至少人山人海看到了
旅游人數甚至比2019年同期的更多,酒店、餐飲、飛機票各種漲價,但依然有人不惜加價也要出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于是有人說話了,不是說沒錢嗎,怎么消費還那么猛。
又有人說話了,你不懂,這叫經濟學的口紅效應,花錢圖的心理慰藉罷了。
我發現這樣的心理和樓市很像,有人覺得房價太高了,可依然擋不住有人去買幾千萬的豪宅,甚至好點的新房,還得搖號靠搶。
后來我才領悟了真相:
東西貴不貴,不是單純看數字。
比如一套房子如果還能繼續漲,10萬你也不嫌貴,如果不漲了,幾千塊一平米你都會覺得貴。
你看北上廣深一套好點的改善住房,哪個不需要上千萬一套。
但你看看鶴崗,一套6萬,這樣房子送給你,你可能都不要。
所以房子貴不貴,看的從來不是當下的價格,而是未來的價格。
只要能漲,現在10萬,未來回過頭來看,也是便宜的。
一套房1000萬,你不要覺得貴,而是考慮自己買不買得起。
LV、古馳、愛馬仕這些包包貴的賣到幾十萬一個,你覺得太貴了,可你也影響不了別人的生意,有人依然樂意排隊去買。
很明顯,你覺得貴,對方也不認為你是潛在的客戶群體。
這就完美解釋了為啥酒店上萬一晚,機票單程幾千,你覺得貴出天際,可也阻撓不了被人搶空。
你不信佛,但寺廟去從來不缺拜佛的人。
我經常說,人很容易陷入身邊即世界的錯覺。
你親朋好友中,有3個以上的人失業了,你就認為社會大多數人都被裁員、失業、找不到工作。
網絡上一句話:本科不如狗,碩士滿街走。
那也是因為你讀過本科,你身邊都是本科,而你的老師又全部是碩士以上的學歷。
等你出去工作的時候,你投簡歷又會往好公司投,等你進到公司以后,又發現同事們學歷全都在本科及以上。
于是你才有遍地大學生的錯覺。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你刷視頻的時候,只要你停留在視頻超過5秒鐘,大數據會判定你喜歡看此類視頻,就會推薦類似的視頻。
看的越多,你會越認為這是社會普遍出現的情況,然后逐漸陷入到自我編織的信息繭房中。
我們哪怕在四線城市,也都聽說過北上廣深的房價有多貴。
但以后樓市就是個分化時代,房價越貴的越漲,越便宜的越沒人要。
你自己的房子掛牌幾個月賣不出去,你以為現在樓市真的差到根本沒人接盤的地步。
實際上的真相是:
你買的房子要么在便宜的三四線,要么買到了垃圾資產,比如公寓、商鋪、遠郊新房等等。
如果房價真的高到無人買得起,那么現在的數據應該是0成交,但事實是每個城市都有成交,甚至有些房源是漲價成交。
便宜和貴是相對的,每個人的參考標準不是一個體系的。
俗話都有說: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不同人有不同的道,你沒有賺錢的道路,但是并不代表別人沒有。
你的房子賣不出,不代表別人的不好賣。
當然了,如果你恰好想買房,又不知道如何買到一套以后好賣,還能漲的房子,可以先看看我幫你整理的一批資料。
至少能做到:
300個城市中,排出只有30個有價值的城市,并且扒出了150個有價值的板塊。
還有千萬不能再去接盤的5種房子,資料很多,也會保持更新,先掃碼加我微信,日后有新更新的資料包,會時間發給你。
內容包括有:
1、全國30個價值城市和150個價值板塊
2、優質城市的7大判斷指標;
3、千萬別買的5種房子;
4、買房賣房的絕密錦囊等等;
未來房價如蔥,除了給買不起房的人安慰之外,毫無意義。
馬云說房價如蔥,有些人就開始興奮,大佬都說房價如蔥了,以后房價必跌。
但有沒有想過,對于馬云這樣上億身家的超級富豪而言,房價可能真的如蔥般便宜。
人家富豪吃多了龍蝦,說咸菜好吃,而你可能只能吃咸菜,這是完全兩回事的概念。
我之前在評論區看過很多留言,說房價再跌起碼一半,他才買房,也有人說一線城市房價幾千塊他才買房。
他也不想想,如果大部分人都像他這么想,房子又怎么輪到他來買。
還有人說人口出生率下降,未來無人接盤了。
人口出生率再低,孩子就不需要讀書?孩子就不需要高考?
事實上985/211的大學依舊要考試、排名錄取,而畢業后大批人依然是往大城市跑,頭部的資源永遠要競爭。
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的韓國和日本,難道他們頭部的資源不需要競爭?
事實上多數年輕人都往東京、首爾跑,日本東京是2190平方公里的面積,但人口卻有3700多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
而韓國的高考堪稱煉獄式,韓國的補習班經濟能占到GDP的2%,不僅讀書要考試,出來社會進入公務員和大企業也要考試。
(圖源網絡,侵刪)
就業和高考的煉獄程度,隨著人口進入負增長,競爭在韓國只增不減。
可見,不管哪個國家,哪個階段,頭部資源永遠要競爭,頭部資產一定也是。
你可以說以后會淘汰,房子會過剩,房價會如蔥,但不可能說頭部,頭部城市的房子會過剩。
不要以偏概全,也不要只看見自己相信的,這會讓你目光短淺。
你以為鋪天蓋地的消息,實際上可能只是大數據根據你喜好精準推送給你的而已。
階層固化,但不是完全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很多父母或者年輕人自己會問我,未來的出路在哪里,有一段話分享給大家,共勉。
父母弱,你就去學做生意改變命運
父母強,你就背靠參天大樹入室做官
宗族強盛,你就利用家族的名望在本地發展
家境貧寒,的出路就是遠走他鄉尋找機會
這就是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旺留原籍,家貧走他鄉的原話。
而這段話,就是未來年輕人發展方向的答案。
我們粉絲中很多是已經為人父母的中產,他們已經深刻的感受到,這個階層和年齡的焦慮。
他們本身就是“家貧走他鄉”的奮斗原型,可他們這代人終其一生拼下來的財富和資源,卻無法傳承給自己的孩子。
他們的孩子仍然需要經歷過高考教育進入社會,父母現在的教授、教師、醫生等頭銜孩子也無法直接繼承。
孩子必須憑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到父母的那個位置,過程中還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后你孩子的頭銜和學歷還不如你。
清華北大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就一定是學霸?
真不一定。
本來以為自己辛苦一點,孩子就能輕松一點,結果卻是孩子從零開始。
所以中產焦慮的,是找到可以傳承給孩子的資產。
為什么中產會樂忠于買房子,而且會經常做優化置換,因為一切不確定之下,好房子才是確定的。
未來孩子可以不用因為買一套大城市而忙忙碌碌,只為生活茍且。
一套好房子也可以是孩子創業的基礎,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跳板。
有人說,與其雞娃,不如雞自己。
孩子未來學歷不確定、工作不確定、婚姻不確定,但至少物質基礎可以是確定的。
以上。
給迷茫意志力不堅定的大家增強點信心。
近期各省各市的GDP數據陸續出爐,有讓人驚呆的,有意料之中的,GDP數據背后是城市背后造富的實力,和產業有關,和購買力有關。
收集數據是了解城市的基礎,也是選籌的基礎。
關于各省出爐的GDP數據,我做了收集,有需求的掃碼加我微信來領取。
1、2023年一季度GDP百強城市
2、2023年一季度31省份地方經濟數據
3、2023年一季度部分省市區地方財政收入排名:
另外本周我還有一場閉門直播,會聊聊五一各地的樓市表現,也會根據近期公布的各項數據給大家好好分析趨勢。
-end-
我是大胡子李俊懷。深耕樓市10余年,投資買賣過10幾套房,漲幅14倍。我從不煽動“高價買房”,不吹噓“穩漲不跌”。10余年買房路上,用實踐總結方法,用腳步丈量城市,已成功幫助2萬余家庭實現財富。
關注我,買房路上不孤單!
城市調研
西安:|
長沙:||
鄭州:||
武漢:||
蘇州:||
南京:||
合肥:||
海南:|
區域分析:|||||||||||
看完文章點個贊和“在看”喲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作者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