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資料圖】
漯河五月風光好,花似錦、人如潮,沙澧大地盡朝暉。
一場盛會如約而至——5月16日,第二十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將開啟帷幕。自2003年起,從一個食品行業的小型節會發展成為國內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的綜合性展會,食博會質量一年比一年高、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影響一年比一年大。行至今天,食博會已成為漯河改革開放的亮麗名片,全球食品貿易展銷采購的大舞臺,引領中國食品產業走向的“風向標”。
一個產業強勢崛起——漯河,因食品產業而興,是一座“吊起國人胃口”的城市。30年前,“雙匯”在這里誕生,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20年前,衛龍辣條在這里面世,迅速被年輕消費者喜愛;南街村“北京”牌方便面,則是河南食品品牌的一個傳奇符號……目前,漯河食品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占全省1/5、全國1/50,“中國食品名城”品牌越叫越響。
一座新城激情奔跑——漯河,因改革開放而生,有著敢為人先、開放超前的優秀基因。新時代新征程,沙澧兒女凝心聚力推動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漯河市2021年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2022年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今年以來,漯河經濟發展持續保持良好態勢,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居全省第2位。
繁華五月迎盛會,盛啟華章共璀璨。在漯河城區交匯的沙河、澧河,如熱情張開的臂膀,迎接來自天南海北的賓朋,共同演繹新的不一樣的精彩。
產業彰顯特色
集群成鏈優勢更優
位于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糧集團面粉全產業鏈項目,去年1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制粉車間、原糧倉儲等設施全部封頂,正加緊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今年9月份試生產。“項目投產后,年加工小麥能力將從目前的30萬噸增加到90萬噸,年產值由10億元增長為60億元,成為中糧集團加工業務規模最大的基地。”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第十九屆食博會前夕,漯河市招引中糧集團落地,共謀更大發展。二十年以“食”為媒,漯河市委、市政府不斷開放招商,堅持延鏈補鏈繪制招商圖譜,久久為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了中糧集團、美國高盛等國內外知名食品企業來漯投資,集聚起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引進來的同時,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借助展會的影響,漯河本土企業快速崛起,走向世界。2013年9月,雙匯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完成合并交易,創下中美史上最大并購案,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豬肉食品企業,并跨入世界500強。
一個盛會帶活一個產業。漯河以食博會為平臺,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變品牌優勢為發展優勢,形成了食品產業發展與食博會的互融互動,推動食品產業成為全市最具競爭力的支柱產業。
產業特色優勢顯著。年產銷肉制品680萬噸,世界第一;日產休閑食品3500噸,全國第一;火腿腸、冷鮮肉、麻辣面制品等單品產銷量全國第一……漯河有肉類加工、糧食加工、飲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裝材料、食品機械六大產業集群。國家統計局統計的22類食品行業中,漯河就擁有18類50多個系列上千個品種。
骨干群體持續壯大。漯河陸續引進了可口可樂、旺旺等行業龍頭企業,崛起了雙匯、衛龍等本土知名企業,食品產業鏈上匯聚相關企業超7000家。其中規上食品工業企業197家,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4.5%;從業人員13萬余人,占職工總數的40%。全市營業收入超600億元的食品企業1家,超50億元的2家,超20億元的1家,超億元的30余家。
名企名牌不斷涌現。雙匯發展、南街村集團進入全國食品工業百強,親親食品、晉江福源等8家企業入圍河南省百強工業企業。漯河市食品行業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個、河南省著名商標64個、河南省名牌產品27個。2022年,雙匯品牌價值高達756.12億元,連續26年位居中國肉類行業第一。衛龍辣條銷量全球領先,熱銷30多個國家,一年賣出100多億包,成為國際網紅零食。
產業生態日益完善。南街村集團火了30多年的方便面,每年使用面粉9萬多噸。“種糧大戶、合作社、種子公司、南街村面粉廠組成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既保證小麥品質、面粉質量,又帶動農戶增收。”南街村集團方便面廠廠長張太宇說。全球飲料業知名企業可口可樂公司將其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落戶漯河后,同為世界500強的嘉吉公司聞聲而至,廠址就在一墻之隔,一根管道穿墻而過,嘉吉的糖漿直接輸送到可口可樂的生產線上……食品產業集群成鏈的故事,在漯河不斷上演。
目前,漯河已形成了從源頭到終端,從生產到研發、檢測、包裝、物流、電商、會展的全食品產業鏈條,成為河南超萬億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全國農業全產業鏈現場推進會在漯河召開,“三鏈同構、農食融合”模式全國推廣。
創新引領未來
新業態領跑新賽道
新品云集、美食飄香、洽談火熱……每年食博會期間,雙匯發展的展廳總是熱鬧非凡。“我們持續開展科技創新,已開發出1000多種肉食制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雙匯發展副總裁周霄說。
食博會上,參會企業各類新品爭相“斗艷”,權威信息發布揭秘行業“密碼”,高峰論壇共話食品發展“潮流”。作為食博會的舉辦地,漯河更是領風氣之先,依托科技創新的力量,再造產業新優勢,領跑產業新賽道,重塑產業生態圈,推動千億級食品產業從“大而全”轉向“強而優”。
——傳統產業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去年9月,以中央廚房、中華菜肴為特色的雙匯第三工業園開工建設,占地規模、項目個數、投資額、社會效益均創雙匯投資建設的新紀錄。“我們圍繞‘一碗飯、一頓飯、一桌菜’,全面切入萬億預制菜產業新賽道。”周霄說。
預制菜是引領消費的新風口,漯河發展預制菜有基礎,更有優勢。目前,漯河正引導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參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制定,精心培育示范企業,打造一批能夠代表豫菜獨特風格的知名品牌,傾力支持雙匯爭當全省預制菜產業發展聯盟“盟主”,加快建設全省重要的預制菜研發生產基地。
——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激發“新動能”。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產品。“我們建成了亞洲最大益生菌單體生產工廠,產品不僅出口歐美,也賦能漯河食品產業價值鏈提升。”該公司董事長助理馬張良介紹,公司已與南街村、小帥才等50余家食品企業“聯姻”,實現銷售交易總額近千萬元。
正大300萬只蛋雞全產業鏈項目、金大地60萬噸食品級醫藥級注射級小蘇打和20萬噸食品級二氧化碳項目……漯河一批食品領域的重大產業鏈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加快在新領域里發力搶灘。
——未來產業謀篇布局開辟“新賽道”。作為漯河市主導的省級實驗室,中原食品實驗室自2022年9月22日掛牌運行以來,已入駐13支由院士、杰出青年等領銜的高水平科創團隊。目前180余名科研人員圍繞未來食品產業6大研究方向,努力突破食品產業發展關鍵核心“卡脖子”問題,為河南乃至全國食品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這個“龍頭”,漯河正大手筆布局建設總投資超百億元的中原未來食品科技城項目,該項目規劃面積2.76平方公里,形成“實驗室+研究生院+孵化基地+中試基地+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產業生態,加速搶占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3D打印食品等未來食品產業新賽道。當前,漯河加快推進中大生物5000噸D-阿洛酮糖項目、衛龍四期未來食品產業園,努力爭創全省未來產業先導區。
創新曾經是漯河發展的短板,如今成為漯河跨越的動能。2022年,漯河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70%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58.1%,超過前五年技術合同成交額的總和。國家級、省級食品類研發平臺已達84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300個以上。
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當前,漯河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堅持“三鏈同構、農食融合”,推動“食品城”“食品+”“食品云”“食品安”“食品冷鏈”“食品數智化”六路并進,創建食品創新示范區,在全省萬億級現代食品集群高質量發展中凸顯漯河擔當。
文化點亮城市
文旅融合引爆“美食”經濟
沙河、澧河賦予了漯河先天的水韻綠城底色。每年食博會,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會聚漯河,都會到沙澧河畔走一走,也往往被沙澧河美麗的“容顏”傾倒。
乘著食博會的東風,今年流光溢彩的沙澧河風光帶迎來全新升級。5月15日至5月31日,沙澧河風景區作為食博會第二分會場,將舉辦“食嗨漯河”燈會,融入美食、音樂、燈光元素,四海賓朋將首次欣賞到全省首例、國內綜合模式唯一的沙澧河元宇宙燈光秀。
“食全食美,漯在其中。”今年五一前夕,漯河市啟動了2023中國(漯河)美食嘉年華,在4月29日至5月21日,開展文化、旅游、美食、體育等60余項系列主題活動,讓廣大游客身臨其境感受漯河美景、享受漯河美食、品味漯河文化。
美食嘉年華開幕式所在地,正是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作為食博會聯動景區,我們舉辦了‘食來運轉,食贏天下’主題戲曲展演、食尚里美食品鑒、‘行走漯河·饌遍沙澧’美食品評等系列活動,充分展示漯河美食文化的歷史悠遠和獨具特色。”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漯河依托漯灣古鎮、許慎故里、南街村等文旅載體,全面展銷本地特色美食、全國代表性美食、異域美食、食品工業產品和預制菜等,展示漯河飲食文化和秀麗風光,與食博會聯動,打造新消費的新場景。
講好美食文化故事,培育打造漯河“文化宴”。今年,“食博會+直播帶貨+美食文化節”的聯動文化體驗,將讓全球客商尋求發展機遇的同時,收獲精彩紛呈的旅游新體驗。
一場盛會帶動商貿往來,文旅融合帶火消費經濟。漯河正加快推出“雙匯尚菜館”等一批“漯河名吃”品牌,提升改造集生態、休閑、展演、美食及賽事于一體的沙澧河文化風光帶,大力實施衛龍超級工廠等“美食工業游”項目,不斷擦亮“漯食漯居漯游漯購”城市新名片。
風云二十載,今朝更精彩。初夏五月,來漯河奔赴一場高端美食約會,享受“舌尖上”的味蕾狂歡,品嘗全新的“漯河味道”!美好五月,到沙澧大地對接洽談,共享新時代的發展新機遇,共創漯河現代化食品名城的新榮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