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
351證居民
100%簽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保屯路211弄項目
刷新了大體量拆除重建項目
簽約首日生效的新紀錄
作為《上海市舊住房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實施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后全市首個體量最大的舊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項目,保屯路211弄項目的簽約速度從何而來?背后離不開351戶居民的支持和配合,離不開黃浦區房管局、半淞園路街道、南房集團的攻堅克難和通力合作,更離不開這樣一群基層人的披星戴月和竭盡全力。
“最有成就感那刻:簽約率達到100%”
“近半年,和同事們咬牙拼了下來,現在回想起來,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坐在保屯路211弄項目的基地里,項目組張俊杰有感而發。
一直從事小區物業經理工作的張俊杰,這次為了保屯路項目的順利推動,是被臨時抽調到項目組的?!拔乙婚_始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是考慮到有難度的,但是沒想到難度那么大?!睆埧〗苷f,這些難度不僅體現在工作強度上,更體現在居民工作的難做上。
因為是“新面孔”,和居民們不熟悉,不理解和不信任成為了他開展居民工作的首要難點?!皟z啥人啊?勿認得!”張俊杰說,剛開始,這樣的“閉門羹”常常吃。因為有很多居民已將房子外借,要想聯系上他們見一面都是個難題。
“做居民工作,我想貴在耐心吧,一遍一遍講,時間久了,大家自然慢慢相信你了!”張俊杰的不言棄和真誠,讓居民們對他的信任感“蹭蹭蹭”地往上漲。因為信任,居民們家里有矛盾想調解,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很多時候,我們做的工作已不再是專業的房屋改造咨詢,我們都變成了‘老娘舅’,搭平臺、勤交流才是獲得居民信任、解決實際矛盾的法寶!”逐漸喜歡上做居民工作的張俊杰,常常會為矛盾家庭找出問題的“癥結”,通過多次的協調、共商,讓原本劍拔弩張的居民解開“心結”,讓原本的“疙瘩事”迎刃而解。
因為全心撲在基地里,家住浦東北蔡的張俊杰,每天到家都要接近深夜?!半m然,我們的工作很辛苦,但能收獲居民們的信任,能看到100%的簽約率,我們就有了滿滿的成就感?!?/p>
在和居民長達半年的交流中,從不熟悉到熟悉,張俊杰逐漸成為了居民們的知心人。很多居民都主動加了他的微信,留了他的手機號,經常打照面的時候,會親切地喊一聲“小張”,和居民們成為好朋友的他,最期待的就是兩年多后看到居民們開開心心地回搬。在基地里,像張俊杰這樣盡心盡力付出、全心全意為民的還有很多,如蔣茹磷、楊守仁兩位“老法師”,韓文軒、張雋浩等一批年輕人,他們用艱辛及責任擔當推動項目不斷向100%邁進。
“最難忘時刻:居民們的燦爛一笑”
作為保屯路211弄居民區的“當家人”,市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蔚看到項目能這么快實現100%簽約,看到居民們交上鑰匙時那燦爛的一笑,心里別提多開心。
“這半年多來,我們所有居委會工作人員最困難的時刻,應該是改造方案公布后?!睆埼蹈嬖V記者,那時候,最多的一天,找她的居民有幾十波。
“書記,我家門開啟的方向能調整伐?”
“書記,廚房那個排煙道能改到側邊嗎?”
“書記,為什么我家的面積不能再稍微增大一點?”
面對居民們的各類個性化需求,張蔚帶領居委工作人員們日日夜夜蹲守在項目基地里,和設計人員、經辦人員一起,想方設法,為居民反復修改方案,直到滿意。
90后塊長陳瑋萍,雖然從事居民區工作不到兩年,但她始終用熱心和細心,為居民們一遍遍講解設計方案,遇到需要修改的,牽頭設計師反復斟酌,盡量畫好最大“同心圓”。
“小陳人好,一直幫助阿拉,我們相約兩年后再碰頭?!?3號的劉芳同阿婆,今年已經92歲,70年前她住進了保屯路211弄,她希望70年后在陳瑋萍等居委干部的幫助下,能再一次實現“新居夢”。
12號—15號的塊長華夢,則要幸運多了。從小出生成長在保屯路211弄的她,有著自帶的群眾優勢。左鄰右舍都是看著她長大的,特別信任她。因此,這次遇到拆除重建,她所負責的14號是所有門棟里第一個完成簽約的,也是第一個實現全部搬遷的。“他們就像我的親人一樣,一定要盡心盡力服務好?!?/p>
此外,居民區還有一群青年人,如皋佩、周寅等,他們也始終服務在居民們的身邊,為他們排憂解難。正如他們自己所說,“居民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p>
半年多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保屯路211弄的居民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從去年12月啟動到如今100%簽約,保屯路211弄的階段性成果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付出。伴隨著將要啟動的保屯路211弄重建,他們將身負居民們的重托,繼續竭盡所能、孜孜不倦為居民們交上滿意“答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