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相關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搭載毫米波雷達的車型銷量約867萬輛,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的43%。從單車搭載情況來看,目前單車毫米波雷達配置數量正從1R的前向主雷達搭載方案,向3R-5R多雷達搭載方案延伸。
其中5R方案,即1顆遠程前向雷達加上4顆角雷達,已經成為了L2/L2+級別車型的主流配置。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此前統計,2022年國內搭載5顆毫米波雷達的車型銷量增幅高達107.9%。
另外更高性能的4D成像雷達也開始進入車內。比如飛凡R7、深藍SL03、理想L7等多款車型,都已經搭載了4D成像雷達,以實現更豐富的ADAS功能。最近,蔚來也宣布與NXP達成合作,共同推進4D成像雷達相關應用。
伴隨著毫米波雷達在智能駕駛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一批本土廠商憑借不斷提升的產品性能,以及相較于外資Tier1更靈活、開放的合作模式,從安全性能需求較弱的角雷達突圍,逐漸向前向雷達過渡,已初步實現車載毫米波雷達的自主突破。
除了傳統的24/77GHz毫米波雷達,在更先進的4D成像雷達方面,國內均有部分企業已實現前裝量產。比如楚航科技,自2017年成立,已先后推出了77GHz前向雷達和角雷達、77GHz商用車盲區檢測雷達、60GHz生命體征探測雷達以及4D成像雷達等多款產品,并成功實現量產。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楚航科技已累計拿下6家整車廠量產訂單、30個主機廠定點項目,定點規模超400萬顆,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個不同的市場。
歷經過去數年發展,楚航科技通過在研發、銷售、生產和服務多個維度持續發力,已經初步實現了國產替代,這點楚詠焱亦沒有否認。甚至在他看來,接下來隨著下一代雷達的順利量產,本土企業有望比外資Tier1更早攻下車載毫米波雷達的下一個“橋頭堡”。
從自主替代到自主超越,本土車載毫米波雷達正在跑出突圍“加速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