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12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在成都開幕,為期四天,將持續到5月14日。作為“全國春茶第一展”,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春季茶展,本次茶博會有14個省市茶葉主產區組團參展,規模超過歷屆。同時,本屆茶博會更加明顯地呈現出國際化和多元化的開放態勢,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百家境外展商參展。
【資料圖】
參展商為游客推薦茶產品(央廣網實習生 肖雲心攝)
據悉,本屆展覽面積7萬余平米,國內外近2000家企業參展,展會設宜賓主題館、川茶品牌館、川渝合作館、全國名茶館、境外交流館、產業融合館等主題館。展品涵蓋六大茶類、紫砂、陶瓷、茶具、茶包裝、茶機械、茶食品等,將全面展示推介茶行業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塑造知名茶葉品牌,促進茶產品貿易,傳承弘揚茶文化,助力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次參加茶博會的新式茶飲參展商介紹道:“對于今年的情況來說,傳統茶比較難打開市場,但是因為我們產品冷熱水三秒即溶的特點,打破了常規,算是這個茶博會上的創新產品,比較適合年輕人,收獲了不錯的效果。”
創新茶產品(央廣網實習生 肖雲心攝)
四川是茶產業大省,茶葉生產規模、茶產業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四川11個茶葉主產市、30個產茶重點縣,國家級、省級茶葉龍頭企業將全部參展,是一次川茶全家福的驚艷亮相,也是川茶產業發展成效的一次集中檢閱。其中,宜賓是本屆茶博會的主題市,有3000多年種茶史,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是世界茶葉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早茶之鄉、川紅工夫故里,是川茶整體布局“三山一早”的特色早茶核心區、川紅工夫紅茶集中發展區;茶園總面積、干茶總產量、茶業綜合產值均居全省前列。
參展的茶葉(央廣網實習生 肖雲心攝)
除了四川本地茶品牌的參與之外,重慶、云南、浙江、河南、廣東、廣西、貴州、陜西等14個省市茶葉主產區也將組團參展,規模超過歷屆。同時,本屆茶博會更加明顯地呈現出國際化和多元化的開放態勢,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百家境外展商參展,將展示進口茶葉、茶器、茶食品、工藝品等產品,來自境外的商務代表還將受邀參加2023“國際茶日”川茶品飲活動、全球采購商大會等活動,與省內外企業對接交流,為川茶及中國茶跨境出海創造更多機會。
“四川的茶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因為成都人從小的生活氛圍是離不開茶的,現在成都有了越來越多的空間店以及一些新中式的茶飲店,這些都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中國茶。”來自福建的參展商表示。
參展的茶具和茶(央廣網實習生 肖雲心攝)
此外,茶博會期間還將開展60余場峰會論壇、推介發布、文化展示等豐富多彩的茶事活動,依然采取線下+線上雙線辦展模式,同步打造線上國際茶博會。目前,線上國際茶博會平臺已經開通,已有150余家中外企業上線,展示茶品類1500多個,部分品牌已實現了線上交易,后期將開展線上促銷、特惠搶購、展示宣傳、產品推廣等活動,線下線上合力拉動茶產品消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