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由于谷神星地殼密度的變化,這顆矮行星在其歷史早期發生了重新定向。這樣的重新定向或可以解釋谷神星表面的一些裂縫和山脊的成因。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
據悉,太陽系中的一些行星和衛星已經重新定向,即根據其質量分布的變化改變了兩極的位置。重新定向可能來自造山運動等過程。例如,火星被認為已經重新定向,以使大型塔爾西斯火山區域變動到更接近赤道的更穩定的位置。板塊構造也可以驅動重新定向。例如,板塊構造在過去已經逐漸驅使地球發生重新定向。
美國航天局繞谷神星運行的黎明號航天器已經發現,有證據表明這顆矮行星具有可變的富冰地殼,這可能意味著谷神星星體密度差異很大。亞利桑那圖森行星科學研究所的Pasquale Tricarico分析了黎明號捕捉到的引力和形狀數據,發現在谷神星當前的赤道附近有一層致密地殼,它可能驅動谷神星發生了重新定向。
。
作者還發現了一個古老的山脊,與谷神星現在的赤道成36度角。這個山脊或可以代表谷神星的原始赤道。由于其相對較厚的地殼,它可能在重新定向期間向外凸出來。谷神星表面大型裂縫的分布也與作者提出的重新定向事件一致,這表明谷神星、乃至大小形似的其他冰質天體可能具有復雜的演變歷史
關鍵詞: 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