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境保護部5月3日官方網站公開發布的消息,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方案》)和《2017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評估工作細則》(以下簡稱《工作細則》)要求,生態環境部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考核,并向相關省和城市人民政府發送《關于通報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完成情況的函》(以下簡稱《通報》)。
《通報》指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μg/m3),同比下降25.0%,重污染天數為453天,同比下降55.4%,均大幅超額完成《攻堅方案》提出下降15%的改善目標。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3個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天津,分別為53 μg/m3、58 μg/m3和63 μg/m3;濃度最高的3個城市依次是邯鄲、邢臺和安陽,分別為102 μg/m3、97 μg/m3和96 μg/m3。重污染天數最少的4個城市依次是廊坊、長治、濟南、陽泉,分別為5天、6天、8天、8天;天數最多的3個城市依次是邯鄲、安陽和石家莊,分別為32天、30天、30天。
從改善幅度看,“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3個城市為北京、石家莊和保定,同比分別下降44.2%、42.1%和39.7%;降幅最小的3個城市為晉城、陽泉、邯鄲,分別下降3.7%、12.2%、15.7%,均未完成《攻堅方案》改善目標。重污染天數降幅最大的3個城市依次是廊坊、北京、太原,分別下降86.1%、74.4%、74.3%;晉城同比持平,濟寧同比下降7.7%,均未完成《攻堅方案》改善目標。
從目標完成率看,PM2.5降幅目標完成率排名前6位的城市為廊坊、德州、保定、北京、新鄉和石家莊,完成率分別為220%、211%、180%、177%、170%、168%;晉城、邯鄲、陽泉完成率偏低,分別為37%、79%、81%。重污染天數下降完成率最高的3個城市為廊坊、長治、德州,分別為574%、571%、461%;晉城、濟寧完成率偏低,分別為0%、77%。
按照《工作細則》規定,考核結果以PM2.5改善目標為基礎,重污染天數下降目標作為修正項,綜合PM2.5降幅排名和完成率排名,評定考核結果如下:廊坊、保定、北京、德州、石家莊、鶴壁、新鄉、衡水、安陽、唐山、天津等11個城市考核結果為優秀;濱州、聊城、濟南、長治、淄博、焦作、邢臺、滄州、太原等9個城市考核結果為良好;濮陽、鄭州、開封、菏澤、濟寧等5個城市考核結果為合格;邯鄲、陽泉、晉城等3個城市考核結果為不合格。
此外,5月3日,生態環境部就大氣污染防治問題約談了山西省晉城、河北省邯鄲和山西省陽泉3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并同步暫停3市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
約談指出,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方案》),晉城、邯鄲、陽泉等3市沒有完成確定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存在主要問題:
一是沒有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生態環境部近期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評估考核。結果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為453天,同比下降55.4%。兩者均超額完成任務目標。但晉城、邯鄲、陽泉3市沒有完成《攻堅方案》確定的空氣質量改善任務目標,對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帶來不利影響。根據評估考核結果,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晉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3.7%,未完成下降10%的目標要求,目標任務完成率在“2+26”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邯鄲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15.7%,未完成下降20%的目標要求,目標任務完成率在“2+26”城市中位列倒數第二;陽泉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12.2%,未完成下降15%的目標要求,目標任務完成率在“2+26”城市中位列倒數第三。
二是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較多,工作不夠到位。從原環境保護部組織的多輪督查巡查情況看,晉城、邯鄲、陽泉3市問題較多,工作仍然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
晉城市是“2+26”城市中唯一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均未完成改善目標的城市。秋冬季攻堅期間,原環境保護部強化督查共發現各類環境問題1819個,問題數量在“2+26”城市中高居第一。特別是2018年3月督查巡查發現,晉城高平市、澤州縣部分鋼鐵、鑄造企業未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停產要求,一些燃煤小鍋爐“清零”不到位,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相關工作沒有到位。
邯鄲市于2017年8月曾因強化督查交辦問題整改不力而被原環境保護部公開約談,但進入秋冬季以來,原環境保護部督查巡查發現全市工業企業大氣環境突出問題61個,其中,超標排放問題6個,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問題2個,未安裝治污設施問題9個,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問題4個,無論是問題數量還是嚴重程度在“2+26”城市中均位居前列。同時,全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不到位,河北廣奧玻璃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邯鄲市方圓桶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未落實停、限產要求,多個建筑工地未落實停工要求。
陽泉市在原環境保護部組織的督查巡查中發現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數量較多,整改較慢,特別在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中工作前緊后松。與2017年第四季度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PM2.5平均濃度上升超過30%,攻堅行動韌勁不足,導致工作被動。此外,督查還發現,全市粉塵污染問題十分突出,企業無組織排放現象多發頻發,物料露天堆放,煤炭不按要求棚化倉化,日常灑水降塵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比較普遍。
約談明確,3市要制定整改方案,并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生態環境部,并抄報相關省級人民政府;即日起生態環境部暫停3市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涉及民生及節能減排項目除外),省市兩級環境保護部門需要同步嚴格落實。
約談要求,晉城、邯鄲、陽泉3市要切實提高認識,按照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有關問題整改到位,確保大氣污染治理決心不變,目標不降,力度不減,不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約談會上,晉城、邯鄲、陽泉3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均作了表態發言,表示誠懇接受約談,正視問題,舉一反三,完善機制,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切實打贏藍天保衛戰。
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華北督察局負責同志,河北省環保廳、山西省環保廳有關負責同志,晉城、邯鄲、陽泉等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約談。
關鍵詞: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