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數量從0到5000只,基金規模從0到突破12萬億元,基金管理人從0到117家,公募基金行業走過20年,蓬勃發展,逐漸壯大。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數量已經達到4906只,距離突破5000只大關僅一步之遙。如果再加上2月、3月以來(截至3月18日,下同)的新發基金,其實公募基金已經邁過了5000只的關口。
在產品數量突破5000只的這個重要節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將公募基金行業走過的20年歲月,從基金規模、類型、管理人、收益率等多個角度,為你全方位呈現。
基金數量:突破5000只大關中國公募基金產品數量第一次“破千”還要追溯到2012年。隨后,公募市場花費了2年多時間,終于又從1000只基金增長到2000只。根據協會發布的數據,2015年3月,我國公募基金產品達到2027只。
此后,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的迅速發展,基金數量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2016年5月,我國公募基金數量為3036只。這一次,基金數量實現1000只的增長用時為14個月。
2017年2月,我國公募基金數量再次刷新,達到4029只。與3000只大關相比,耗時尚僅為9個月。這也是目前為止,基金數量跨越1000只關口用時最短的一個時期。
截至今年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數量達到4906只。事實上,從2月、3月以來新發基金數量統計,基金產品數量應該已經突破5000大關——wind數據顯示,新成立的各類基金共149只,算上1月底市場上已有的4906只基金,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公募基金數量已經達到5055只。